“重写文学史”已叫喊了多年,重视作家的个案研究也成为时髦。然而,对那些一度是文坛耀眼明星的作家们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经历,虽有不少研究,却总让我们觉得有隔靴搔痒、雾里看花之感。
然而,1998年2月《读书》杂志上出现的一篇署名陈徒手的《一九五九年冬天的赵树理》文章,却令圈内外的人士颇有解渴的快感。此后,《郭小川:党组里的一个和八个》、《浩然:艳阳天中的阴影》、《午门城下的沈从文》等几篇也陆续问世。这些文章立即就在文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,并引发了不少争论。而今,作者陈徒手又加上未发表的几篇,合成《人有病,天知否——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》一书,并于9月底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。
陈徒手,本名陈国华。1961年生于福建福州。厦门大学中文系77级学生。毕业后先后在致公党中央宣传部、中国作家协会工作,目前在北京青年报做编辑。从1989年开始,他采访了300余人,翻阅了数不清的历史档案以及当事人和案证者的往来书信,才写成了此书。查找原始的书面材料是比较耗时、费力的。查老舍的资料时,陈国华等于每天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人一起上下班。
陈国华的初衷是想搞中国文坛运动史。在中国作协创联部工作时,隔壁的资料室就成为他的文学资料宝库。在和严文井、楼适夷、秦兆阳等老先生的交谈中,他也发现了很有含金量的资料。日益丰富的材料使他认识到,中国作家和国家命运祸福相倚,而中国“士”阶层的命运和性格在大的社会变革中体现的更加明显,似乎自古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。因此,他从90年代中期开始,向“中国文坛运动史”这一全新的题目努力。
陈国华认为,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目前难向纵深突破,其中原因之一是原始资料的缺乏。他在研究中发现了大量原始档案和往来书信,在书中披露的均为第一次面世,属于绝对的“独家报道”。虽然目前的研究对象只是俞平伯、沈从文、丁玲、汪曾祺、赵树理、郭小川、浩然、卞之琳等为数不多的几位作家,但是他们当年都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坛的风向标,是某一类型作家的典型代表,他们的际遇因此也就更加有代表性。陈国华以第一手原初材料,再现了当年的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和精神心理症候,为真实、深入、准确地理解和诠释当代文学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。同时,这些资料也解开了许多历史疑团,纠正了不少“流行”错误。在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的同时,对文坛的正史和野史都将产生冲击,成为一把打开文坛“黑洞”的钥匙。
陈国华自谦自己不懂理论,研究的成果也没有理论。但既然是学术研究,提供了为人们从未了解的资料,同样功莫大焉。在一定意义上,这比轻易得出某种结论更难。其实无论是文坛纪事还是人物春秋,中国从来不缺这类的书。可是这些书大都主题先行。《人有病,天知否》这本书则力图以“复原”为己任,尽量避免直接掺杂个人观点,用史实说话,将思想的空间留给读者,让我们从史料中去品味历史、品味作家。